6月14日上午,在文301教室,我院全体教职工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会议上杜云副院长首先宣读通知文件,解读文件精神,之后大家一起观看视频,并针对视频中的精彩片段、师德师风个人理解等踊跃发言。
杜云副院长传达了学校长期倡导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他说,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教师的德育工作,不仅是保证大学生向正确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更要做领头兵,在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诚实待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守时守信,遵守好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在有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杜院长讲到,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的教师肯定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 自身能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
江峻任老师认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记住这份责任。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要以开放的心态,批判的态度,吸纳各种理论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把简单的事情按时,诚信的完成。老师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身作则,不推诿,言行一致。
于芙蓉老师说,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而道德的认知、反思需要具体的学习和践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四有教师理念。
金莉老师接着发言。她说,教师的精神应该是文化的传承。相对于简单地知识传授,文化传承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自由的心态。
教师要读经典原著,比如杜云老师,把自身能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会思想精髓传递给学生,带给学生高山仰止的思想遨游境界。同时教育还要不懈探索,尤其两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于芙蓉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大多数学生真心喜欢,真心受益。说对于当前的很多问题,很多老师都有些疑惑,但只是抱怨是无济于事的。王阳明的致良知,告诉我们多从自己内心出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陈志平老师谈到,首先立师德,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其次,做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第三点是,做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

集体观看视频

杜云副院长发言

江峻任老师发言

于芙蓉老师发言

金莉老师发言

陈志平老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