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阳光学院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联系方式
邮箱:marxismygxy@qq.com
【简讯】善教乐学·精心育人丨我院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4-11-11

一、会议概括

2024年11月8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之精神,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响应阳光学院审核评估要求,全力提升马院思政教师授课水平,持续推动教师能力进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于工A105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此次会议由廖孝英老师主持,陈晨、富钰莹、潘盈盈、陈子平、关殷颖、娄宇成和杨芳共8位老师共同参与。

19377

二、磨课环节


F9E1


潘盈盈老师聚焦导论的第一节第一部分,深入剖析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缘由,有力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9AAB

杨芳老师围绕第一节课内容展开说课,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入,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词并导入绪论。通过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即 1840 年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以及多个阶级救亡图存抗争失败的情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深重危机以及对新思想、新阶级力量的迫切需求,进而自然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话题,同时让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原因;以红军长征为例,深入分析左倾错误原因及长征路线变更原因,巧妙引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必须结合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原因。

95C6

陈子平老师以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突破口,详细分析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尝试及其失败根源,继而引入十月革命,对比俄国与当时中国的处境,让中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

22CD5

富钰莹老师选取第一章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磨课。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D38A

关殷颖老师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与梳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ECCB

娄宇成老师选择导论部分进行说课,从学生的实际关切破题,分析当前思政教育中的挑战,结合国内外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介绍其在百年历史中的演进,重点阐释其深刻内涵与实践成果,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深刻领悟其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指导意义。

三、总结环节


13CA9

廖孝英老师在所有新晋教师完成说课、磨课环节后,总结提出:其一,针对如何在第一节课对《毛概》课程进行总体分析,详细介绍课程安排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其二,示范如何基于学生刚学的《马原》知识,清晰阐释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缘由,并介绍本科环环相扣的思政课设置,讲解如何助力学生真正理解并信仰马克思主义,最终切实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之中;其三,提醒新老师在第一堂课树立教师威信,着重强调课堂纪律与考核要求,留意收集过程性成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