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阳光学院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联系方式
邮箱:marxismygxy@qq.com
【简讯】善教乐学·精心育人丨我院形势与政策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第六期)
时间:2024-11-16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质量,11月15日上午,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在工A309举行集体备课。形势与政策组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形势与政策组老师高鑫主持集体备课会。

形策组所有老师均以第四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为题进行备课,徐晓薇老师对近年来我国区域实行的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她首先通过中部地区的表现与特征,并探讨了近年来的变化,为大家分析了中部地区的趋势,以及这一变化对地区格局的影响。进而讲解了西部地区的变化,通过中西部对比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我国推进区域政策实施的目的。徐晓薇老师的讲解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专业性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如何讲区域政策问题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参照。

王晶晶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区域间的联通以及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8场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时间线进行讲述,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其中选取案例以阿根廷为例,阿根廷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资。进而更好的阐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郑本湧老师将形策内容进行重构,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梳理各部分内容中的重点与所教班级对应匹配,将所学内容贯穿始终,构建起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的内容体系。

高鑫老师通过通过问题如果骑车、做饭、走路不协调会如何?提问学生引出协调的重要性,进而阐述国家如果区域之间不协调就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如发展差距拉大、贸易受阻、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通过案例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十年间所带来的成效。通过贸易往来和合作提升区域间整体产业水平,缩小产业发展差距。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区域协调的重要性。

杨吉华教授对四位教师的示范性说课进行点评: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层面进行思考,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做到了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其次,形策课老师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时刻打磨授课内容,讲出思政课中的真理味。

本次备课会形策组教师们表示获益良多,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认为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区域间的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教师们亦就各自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交流,期望能在相互探讨中共同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