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阳光学院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联系方式
邮箱:marxismygxy@qq.com
【社会实践】追寻领袖足迹|中法情笺,百年墨香
时间:2025-01-21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生活,倾听民意,体察国情,以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一系列举措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实践,勇担时代重任,迈向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

2024年暑期,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船来船往”实践队聚焦中法建交六十年历程与2024巴黎奥运盛事,前往福建省福州市烟台山公园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实践队通过回望历史,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整理提炼,精心制作实践宣讲视频,推动广大同学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增进对中法友好合作的认同与理解。

一、实践回顾

2025年寒假来临之前,实践队成员分成三个小分队,分别前往福州严复故居、厦门赤色总工会旧址、岳阳湘阴县郭嵩焘故居进行调研。此次调研的主题主要围绕中法文化交流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展开,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挖掘中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意义,促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实践调研之旅

1.追本溯源 身体力行

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于1877年作为清政府首批派遣的留学生前往英国深造,主修海军驾驶及相关知识。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严复不仅深入研习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海军战术、海战公法等课程,还广泛涉猎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他通过阅读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对西方的民主制度、经济理论和科学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英国留学期间,严复还曾赴法国修学旅行,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加深了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这些学习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原因,并促使他思考中国如何借鉴西方的经验来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回国后,严复致力于翻译西方经典著作,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动者。

严复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上岐村,是典型的明末清初多进合院式民居。故居内陈列了严复的书法作品、翻译手稿、家书信札和历史照片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他为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为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的历程。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严复的生平事迹,更彰显了他为中西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馆内所呈现的历史细节和精神内涵,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队员。大家深刻体会到严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跨越时空,激励着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薪火相传 鉴往知来

厦门赤色总工会旧址位于思明区麦仔埕巷40号,是厦门工人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地。1930年4月25日,厦门赤色总工会在此成立,下辖15个基层工会,会员近千人。在粘文华、柯子鸿等人的领导下,总工会开展了多次有影响力的工运斗争,推动厦门工人运动逐步走向复兴,并带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

厦门作为近代重要的通商口岸,其工人运动与国际工人运动也有交流。在中法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厦门赤色总工会旧址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也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的积极影响。旧址陈列馆展示了当年工人运动的文物和照片,直观地展现了工人阶级为争取权益、实现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

厦门的勤工俭学运动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厦门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吸引了众多青年前往海外求学。厦门赤色总工会旧址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地,承载着工人阶级的光辉记忆与伟大精神。通过本次调研,队员们深入挖掘了厦门赤色总工会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认识到其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旧址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弘扬工人阶级精神,推动工人运动与社会进步。

3.博古通今 以史为鉴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他早年参与抗英斗争,后在天津负责海防事务,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先进之处。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与制度,提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观点,强调中国应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1876年,郭嵩焘出任中国首任驻英公使,后兼任驻法公使。在任期间,他积极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中西交流,其《使西纪程》一书更是成为当时中国了解西方的重要窗口。

郭嵩焘故居位于湘阴县城关镇三井头,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故居内陈列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史料,包括他的奏疏、书信、日记以及出使西洋期间的记录。这些展品生动展现了郭嵩焘从一位晚清官员成长为思想家和外交家的历程,以及他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法建交为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契机,郭嵩焘故居承载丰富中法文化交流历史。参观郭嵩焘故居,队员们深感其在中国近代中法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故居的修缮与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大家应以郭嵩焘为榜样,积极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开放包容的精神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三、实践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考察,实践队深入探究了中国近代历史,同时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与民生体察中,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队员们将这些珍贵的经历与深刻感悟融入到研究中法建交促进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课题中。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持探索精神,深化研究,时刻关注国情、坚定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探索,努力前行。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大青年学生必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