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阳光学院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联系方式
邮箱:marxismygxy@qq.com
【简讯】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暑期社会实践第一站:走进“两山论”诞生地—浙江湖州
时间:2024-07-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我校实践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阳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学生骨干组成。第一站,实践队走进“两山论”诞生地——浙江湖州。

一、浙江安吉余村:绿水青山里的“幸福经”

7月5日,实践队走进余村,感悟“两山论”诞生地的生态蝶变,感受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深刻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和良性循环的内在关系。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请来。从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访山寻水”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短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在这一思想启发下,余村实现了从炮声隆隆、粉尘漫天到山清水秀、竹海连绵的华丽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现场教学环节中,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邓龙九老师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主线,从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维度对“两山论”的生动实践进行理论升华。他引用恩格斯曾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强调了合理利用资源,可有效实现三个维度的相互转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湖州师范学院:在伦理学中看“两山”

7月6日上午,实践队赴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参观,并围绕“两山论”展开交流研讨活动。

在交流中,实践队参观了湖州师范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吴凡明教授首先点出福建与浙江山水相连,人相契合的“缘”,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其后点出“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吴教授从伦理学角度阐明了“两山”理论的道德思想哲学意涵。

他从主体(金山银山)、客体(绿水青山)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全方面讲解自然之物、社会之物、精神之物,即还原本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生态理念哲学基础,从而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巧妙运用至更广阔的生态建设,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荻港桑基鱼塘:“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7月6日下午,实践队赴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开展实践活动。走进荻港村,师生们感受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湖州实践。

“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湖州仍保留着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桑基鱼塘。在历经1000多年里,湖州先民总结出了种桑、养蚕、蓄鱼的生产规律,最终实现了桑基鱼塘生态循坏系统,并不断推广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对保留完整的核心区1007亩水域进行逐步复原鱼塘连片的自然生态风貌。

在讲解员系统讲授中,实践队从鱼文化、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当地资源等方面来解码鱼桑之锁,从“年年鱼文化”到“岁岁美食节”强化形象与文化赋能,从而进一步推动强村富民,实现共同富裕。2017年11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是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

四、南太湖生态修复治理:拥湖发展,向绿而生

7月6日下午,实践队前往湖州市吴兴区小梅山太湖楼以及南太湖考察生态修复治理。

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实地了解学习太湖的生态治理及生态变迁,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

回望17年前,太湖因荒凉被称为“倾斜的太湖”,经济十分落后。2006年8月1日至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轻车简从前往南太湖考察,提出了“守着太湖不能没水喝”和“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要求,像大海里的灯塔一般,照亮了太湖腾笼换鸟的今天。

经过两天的实践学习,队员们皆收获颇丰。实践队将继续围绕“两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和调研过的地方,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深刻领悟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下新时代我国的伟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