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阳光学院学“习”青年说团队开展“向海图强”专项宣讲志愿行动,围绕福州市马尾区船政文化展开实地调研,走访马尾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罗星塔等历史文化景点,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探寻中国船政文化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是一座旨在纪念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与海洋探索壮举的重要文化地标。该博物馆依托历史悠久的福州船政局而建,后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其诞生于1866年,系洋务运动初期最早设立的近代化军事工业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远的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对“求实创新”精神在当代海洋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再思考。他们深刻领悟到,构筑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必须坚定不移地依托科技创新的引擎,勇于开拓海洋的未知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为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矗立于风景秀丽的马尾江滨公园之中,是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而建。此战役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福州船政局精心培育的海军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初次亮相,标志着中国海军早期抗争与探索的英勇篇章,其历史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二站,实践队踏入了庄严肃穆的马江海战纪念馆。馆内通过精心复原的战场场景、栩栩如生的战舰模型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当年海战的惊心动魄与海军将士的英勇无畏。这不仅仅是对那段悲壮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意识的一次深刻唤醒,强烈地昭示了海洋对于国家发展与安全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实践队成员在参观完毕后,对“团结协作”的真谛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他们深知,在海洋强国构建的宏伟蓝图中,无论是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海洋环境的精心维护,还是海洋科技的前沿探索,均离不开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应对挑战的决心。同时,他们也高度认识到国际间海洋合作的重要性,坚信唯有通过全球伙伴的携手合作,方能有效应对跨国的海洋问题,共同塑造一个和谐共生的海洋新秩序。
罗星塔

罗星塔,巍然矗立于福州马尾区的罗星山之巅,作为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的航标塔,其根源可追溯至宋朝时期。历经岁月的沧桑与多次精心的重建,它依旧傲然挺立于滔滔江畔,见证了无数船帆的往来与时代的变迁。
它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福州乃至中国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
实践队的第三站驻足于罗星塔下,这座古老而庄严的航标塔,见证了无数船只的扬帆出海与满载而归。它所蕴含的深厚海洋文化,超越了航海技术的单纯进步,深刻体现了人类对海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海洋文明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在此,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船政模式”中“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的真谛。
罗星塔下的沉思,让队员们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们意识到,构建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不可或缺的灵魂。
这三座历史地标——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与罗星塔,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福州海洋历史长卷。它们勾勒出海洋探索的最初轮廓,唱响了捍卫国家海疆权益的雄壮乐章,镌刻了海洋文化薪火相传的印记。这是福州海洋文明辉煌历程的缩影,亦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
“船政模式”这一跨越时代的理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教育范畴,成为了一种深刻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标识。通过本次实践团队的实地探访,我们深刻领略了福州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了“船政模式”对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启迪与影响,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激发着我们对海洋事业的无限憧憬与责任担当。
我们满怀期待,愿将此次实践的所见所感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走进这段历史,感受那份深植于“船政模式”中的探索精神、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我们相信,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海洋事业,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那片蔚蓝的梦想之海,成为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