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推动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9月25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举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通过线下主课堂、线上分课堂同步开展集体备课。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由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校“大思政课”虚拟教研室承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协办。形势与政策负责人高鑫老师,形势与政策老师何云超出席主会场,教研室其余教师在我院分会场进行观摩学习。
福州大学刘有升、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陈谊、华侨大学董慧鹏 3 位教师在主课堂作说课展示。
刘老师从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角度出发,运用设问的方式通过三个问题进行讲述,依托福建自身特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大学、闽江学院考察时的讲话与教育大会精神融入课堂。注重结合马思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政策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紧密结合福建特色,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陈谊老师通过高职院校自身特点进行讲述,通过递进式的设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问题高职毕业生后是否进工厂拧螺丝引出职普融通以及产教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当前职教改革培育工匠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董老师通过将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比作金钥匙,通过三把锁引出三条路,层层递进,选用数字福建、海丝学院、华侨大学的事例,提升理论讲授的说服力,贯彻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展示结束后,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党委书记孙蚌珠老师就如何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如何讲深讲透理论知识、如何增强教学感染力等方面分别对展示老师进行了中肯具体的点评。专家的精彩点评对参加展示的教师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院形策教师纷纷表示此次集体备课会受益匪浅,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将从思想引领、政治立场和理论观点等方面夯实理论根基,从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增强课程理论性、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共同开创思政课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