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之精神,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响应阳光学院审核评估要求,全力提升马院思政教师授课水平,持续推动教师能力进阶,思修马原集体备课组于工B201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会议由组长富钰莹主持,马院杨玉娇、文静、尚云霄、张晴、马丽萍、马全有、李天兰、富钰莹、潘盈盈、黄文媛共十位老师共同参与。
教师课程片段磨课环节

张晴老师选取《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节“如何认识新方位”的内容。首先,从“何为时代”切入,阐释青年与时代的紧密关联,进而深入阐述新时代的特质,助力同学们明晰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其次,剖析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新时代既面临走向光明前景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推动变革进步的巨大挑战,强调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后,以00后奥运健儿为例,告知同学们时代的重任已交到新时代青年手中,新时代青年必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马丽萍老师结合阳光学院青年张雨曦投笔从戎、退伍复学、扎根基层的经历,给予学生深刻启示:即便我们只是普通人,也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担当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

文静老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部分展开磨课展示,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围绕“新时代新在哪里”“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时代新人”“如何培养时代新人”三个问题,阐释了三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激励新时代学子接续伟大梦想、把握时代潮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杨玉娇老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部分,从大学初印象、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功能四方面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做好大学四年的目标与规划。

潘盈盈老师选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二的内容,解读认识的本质,区分唯心主义认识论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差异。从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出发,把握认识对实践的依赖以及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全有老师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坐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从展现我国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如以特朗普现象为主的保护主义案例分析);阐述百年变局中的“变”与“不变”——提醒同学时代的本质未曾改变;开展初心使命教育——通过视频与人物故事,讲述不同时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人生选择这三部分进行讲述。
尚云霄、富钰莹两位老师将近期发生、同学们耳熟能详且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案例进行片段试讲。在优秀教学案例共享的同时,优化讲解方式,力求以案例更好地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学懂弄通课本内容。

尚云霄老师分享浙江宣传发布的文章《我是“社会边角料”吗?》,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分享《人物》发布的文章《倪夏莲阿姨,你为何如此快乐》,强调人生态度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富钰莹老师以山西因《黑化悟空》爆火这一案例,串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二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两次飞跃、真理与价值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质及辩证关系,助力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搭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的知识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学规范,强化课上课下有机联动,备好课、上好课,发挥群策群力,为打造思政金课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