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响应阳光学院审核评估要求,全力提升马院思政教师授课水平,持续推动教师能力进阶,思修组和马原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了本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
马原组:教师过关课反思和探讨
马原组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负责人廖孝英主持,在工A105举行,江峻任、潘盈盈、黄文媛、富钰莹共同参加,主要针对过关课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首先,廖孝英老师、江峻任老师针对三位新晋老师在过关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和探讨,指出在考勤方式、授课计划撰写、课堂内容和时间安排等重点环节存在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改进意见。其次,潘盈盈、黄文媛、富钰莹提出上课一段时间以来遇到的问题。

江峻任老师从如何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选择与分享案例素材,如何从学生的各方面反馈中调整课堂进度等方面分享教学技巧,并指出教师应该一边做教学一边做教学研究,在教学反思中精进教学能力,并将教学经验作为科研、教改的源泉。

廖孝英老师从主要针对课堂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经验分享,指出研究教材、备教材是其他一切技巧的基础和前提;课前梳理教学逻辑、课中反复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后总结课堂内容更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合理地安排课堂小测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修组:教师课程片段磨课
思修组以课程片段磨课为主,由杨玉娇主持,文静、尚云霄、张晴、马全有、李天兰共同参与。

杨玉娇老师以《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题,从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求往往结伴出现,遵守法律的同时需要遵守道德;许多法律条文的制定本身就根植于伦理道德;有些看似法律和道德冲突的情况,其实并不存在着冲突三个方面内容进行逐个讲解。

文静老师以《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的第二个问题,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为教学内容进行了说课。在说课中,结合了学生所感兴趣的相关热点问题,有一定的教学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马全有老师以《如何认识人的本质》为主题,从展现古今中外名人对“人是什么”的多元回答,板书不同的曲线图和网状图与同学们交流“人是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认识,用实证案例说明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展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说明我们青年在不同社会的实践中的成长三个方面进行磨课。

张晴选取《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一节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的内容。首先,从人类历史中、西方对人的本质的探索着手引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其次,进一步和学生探讨人与黑猩猩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最后对人的本质做出总结。

尚云霄老师分享鲁迅弃医从文、企业家宗庆后与时代的故事两个案例,讲解知识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依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搭建起教师们交流合作、协同共研的平台,在新、老教师的思想碰撞中发现课堂教学的“新大陆”。